
本文件規定了消防技術服務質量相關的總體要求、服務內容及過程要求、服務質量保障要求、服務質量評價改進等內容。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 27025 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建筑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建筑消防設施竣工檢測、單位消防安全評估、大型群眾性活動消防安全評估、區域消防安全評估等消防技術服務活動。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服務過程中按照國家有關消防技術標準對建筑消防設施進行的檢查測試、建筑消防設施竣工檢測、以及為滿足服務對象提出要求的建筑消防設施性能檢查測試。利用消防物聯網平臺,采集感知建筑消防設施的相關信息,實時進行信息交互,為消防設施維保企業和委托人提供火災報警信息、消防設施故障警報信息和消防安全管理信息的過程輸出。具備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資格,經消防技術服務機構任命,負責社會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服務質量過程運行和監督管理,對出具的書面結論文件實施技術審核把關的人員。具備相應的注冊消防工程師資格,經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指定,負責消防技術服務項目的策劃、實施和管理,并承擔項目質量管理責任的人員。4.1 消防技術服務質量要素包括服務內容及服務過程、服務質量保障、服務質量評價和持續改進。4.2 消防技術服務質量應滿足國家法律法律、消防技術標準對消防技術服務合規性、功能性要求,以及委托人對經濟性、安全性、時效性的需求。4.3 消防技術服務過程數據真實、記錄翔實,服務結論準確、客觀、公正。4.4 消防技術服務過程應保守服務對象的商業秘密,保證服務對象的信息安全、數據安全。4.5 公開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從業條件、收費標準、質量承諾等信息。b)服務準備、服務實施、服務交付等關鍵環節的質量要求;建筑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應遵循GB 25201、各類消防設施施工驗收技術標準有關維護保養章節及產品說明書等要求,并制定具體的作業規程或作業指導書。消防設施維修保養監測技術標準清單可參照附錄A.1。5.01.2.1 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應提前了解被服務建筑原始設計信息、執行標準規范等,服務交付質量不低于消防設施原設計執行標準要求。5.1.3.1 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可單獨對消防設施檢測、維護、保養工作進行服務,也可按照合同約定,將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設施巡查等消防管理工作納入服務范圍。5.1.3.2 項目負責人應在對服務對象進行勘查評估基礎上制定服務方案、服務計劃、作業指導書。服務方案內容包括并不限于:c)標準依據、服務內容、作業規程、檢測方法、時間要求、質量要求、應急預案;5.1.4.1.1 消防控制室值班根據合同和服務對象實際情況,按照法律法規要求配備值班及操作人員,制定并落實值班制度及崗位作業規程,明確值班人員職責以及作業處置程序:a)日常值班及應急處置,應符合GB 25201的要求;b)消防控制室的安全管理信息、控制及顯示要求應滿足GB 25506的規定。5.1.4.1.2 消防設施物聯網應用平臺值班應設置人工受理機制、24 小時人工坐席,對超時未受理的火警、故障、設施異常等報警信息進行人工處理,對聯網單位的火災預警進行研判,并對疑似的火警通過短信、語音、微信等方式實時通知聯網單位相關負責人,受理、通知過程應具有通話語音、信息操作處理和時間記錄功能。5.1.4.1.3 為聯網用戶提供自身的火災報警信息、建筑消防設施運行狀態信息查詢和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對聯網用戶發送的建筑消防設施運行狀態和消防安全管理信息進行數據實時更新。5.1.4.1.4 消防物聯網監控服務應滿足以下要求:a)應能同時接收和處理不少于3個聯網用戶的火災報警信息;b)從用戶信息傳輸裝置獲取火災報警信息到監控中心接收顯示的響應時間不應大于20s;c)監控中心向城市消防通信指揮中心或其他接處警中心轉發經確認的火災報警信息的時間不應大于3s;d)監控中心與用戶信息傳輸裝置之間通信巡檢周期不應大于2h,并能動態設置巡檢方式和時間;e)監控中心的火災報警信息、建筑消防設施運行狀態信息等記錄應備份,其保存周期不應小于1年。當按年度進行統計處理時,應保存至光盤、磁帶等存儲介質中;g) 遠程監控系統應有統一的時鐘管理,累計誤差不應大于5s。根據服務合同要求對消防設施工作環境、工作狀態及外觀開展巡查服務,制定巡查方案,明確各類建筑消防設施的巡査部位、頻次、內容、工作程序,配備符合要求的巡查人員開展工作:a)巡查時發現故障,應及時拍照或錄像,并按本標準5.2.3.5條開展維修;c) 巡查頻次應滿足法規要求,公共娛樂場所營業期間,每2h巡查一次,全部建筑消防設施應保證每日全部巡查一次;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每日全部巡查一次;其他單位,每周至少全部巡查一次;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應按照服務方案對建筑消防設施功能開展月度、季度、年度檢測。檢測過程應如實填寫檢測記錄,檢測發現故障,應及時拍照或錄像,并按本標準5.1.4.5條開展維修。檢測內容及頻次可按附錄A中A.3執行。全部檢測完成后應出具年度檢測報告。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應按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方案、服務計劃、作業指導書對委托人消防設施開展保養服務工作:a)服務計劃應明確消防設施的名稱、維護保養的內容和周期。安裝消防設施物聯網監測系統的可以依據監測數據進行分析研判,采取針對性預防措施,優化改進服務計劃;b)保養服務宜結合月度、年度檢測服務一并開展,保養結束后進行相應的功能檢測,并向委托人提供交付確認材料;d)消防設施維護保養周期、保養內容應依據相關消防技術標準、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結合設施使用頻次、使用環境等確定,保養內容應包括以下內容:·傳動裝置、軸承、閥門、旋轉機構等部位潤滑,添加或更換機油;對于巡查、檢測、保養過程中發現的各類建筑消防設施故障,及時書面告知委托人,委托人應簽字確認,應根據合同約定或具體情況制定維修方案:a)合同約定由委托人維修的,服務機構應如實記錄并及時書面告知委托人。合同約定由服務機構維修的,應按照維修方案、作業指導書盡快實施。對于需生產企業或供應商配合解決的問題,應及時聯系解決;b)故障排除后應進行相應功能試驗,并經委托人檢査并簽字確認;d)需要委托人配合斷水、斷電、停工等維修工作,需經委托人批準;不具備當場維修處置條件,因維修導致消防設施停用期間,應制定應急預案采取必要的消防安全措施,并進行公示或根據消防救援機構要求進行備案;e)服務現場應按照相關消防技術標準要求,儲備一定數量備用件;·對需生產企業提供零配件或到場維修的,應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按照合同約定,對突發故障且影響委托人正常生產、辦公的,可制定應急維修預案并嚴格執行,預案應包括以下內容:5.1.4.6.1 建筑消防設施進行維護保養后,應具備消防設施原設計執行標準要求的功能。5.1.4.6.2 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機構應當按照相關規定要求制作包含機構名稱及項目負責人、維護保養信息的標識,在消防設施所在建筑的醒目位置上予以公示。5.1.4.6.3 服務過程中,可以根據被服務委托人需要提供維保過程記錄、應急維修預案、消防設施維保作業規程等過程服務文件或記錄。5.1.4.6.4 按照消防設施維護保養周期編制維護保養報告。5.1.4.6.5 年度維護保養檢測完成后,編制建筑消防設施年度檢測報告。5.1.4.6.6 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可根據消防設施運行情況向委托人提供預防性解決方案,優化提升消防設施功能和性能。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消防設施整體或局部更新、電氣線路更換、新增消防設備設施、強化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等。5.1.4.6.7 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可應委托方要求提供下列售后服務:c)向委托人相關部門或委托的其他機構進行溝通與協調。建筑消防設施竣工檢測服務提供過程應符合XF 503以及有關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等要求,并結合本機構實際制定的檢測作業規程或作業指導書實施。5.1.6.1 通過資料收集、現場踏勘確認項目具備以下檢測條件:a)有關消防設施的工程竣工資料以及相關隱蔽工程施工和驗收資料;b)系統已完成單機調試及綜合聯動調試,能夠提供系統調試報告(含系統聯動控制邏輯程序及程序變更記錄);c)消防產品市場準入證明文件及各消防設施的組件和設備出廠產品合格證。5.1.6.2 檢測實施應在建筑消防設施施工安裝調試結束并正常運行48h后進行。5.1.6.3 在已對檢測對象勘查評估基礎上,根據項目規模及消防系統范圍成立項目組,指定項目負責人,制定檢測方案。檢測方案應包括以下內容:a)委托人、工程名稱、工程地址及檢測項目基本情況;g)本項目的檢測分項、分項檢測數量及檢測標準要求;h)檢測過程涉及特種作業時,操作人員需持相應特種作業資格證。5.1.6.4 通過檢測交底協調會,確認檢測方案,確定委托人的現場配合的事項。5.1.7.1 進入檢測現場從業人員應落實安全措施,遵守安全作業規程要求。5.1.7.2 檢測時規范操作方法,保證設備在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得到安全有效的使用。5.1.7.3 檢測人員應了解并遵守委托人的安全管理制度,在培訓后方可開展檢測。5.1.7.4 檢測人員現場檢測時,應核對檢測合同和檢測對象的一致性。5.1.7.5 對消防設施部件及系統實施檢測,檢測技術方法應按照XF 503的規定實施。5.1.7.6 檢測人員應按照檢測方案、作業指導書、設備操作規程的要求操作。5.1.7.7 現場檢測時應如實填寫檢測原始記錄。5.1.7.8 檢測原始記錄應使用制式格式文本,包含足夠的信息以保證其能夠追溯,做到數據準確,字跡清晰信息完整。5.1.7.9 使用電子文檔的應采用定位、時間戳等方式證明記錄的真實性。5.1.7.10 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應通過檢測情況反饋會議向委托人通報檢測結果。發現建筑消防設施存在問題,應填寫整改通知單,交由委托人組織整改,委托人整改后進行復檢。5.1.8.1.1 檢測人員應核查建設工程消防設施設計要求實施情況。對設計文件中未作規定的,應符合有關消防技術標準的要求;設計文件低于消防技術標準要求的,應以消防技術標準要求為準,并在檢測原始記錄及檢測報告中注明。5.1.8.1.2 檢測報告應由項目負責人組織編制,做到客觀公正、用詞規范、文字簡練、信息齊全、結論準確。5.1.8.1.3 檢測報告的內容應至少包括以下信息:b)委托人、工程名稱、工程地址及檢測項目基本情況;5.1.8.2 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的技術負責人、項目負責人、檢測人員應對檢測結果的真實性、準確性、規范性負責,并簽字確認。檢測報告加蓋公章或檢測專用章以及騎縫章,技術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加蓋執業印章。5.1.8.3 檢測報告按照合同約定條款,及時送達委托人簽收。單位的消防安全評估應按照XF/T 3005、XF/T 1369 規定實施。大型群眾性活動的消防安全評估按照中國消防協會團體標準《大型群眾性活動消防安全評估》實施。區域消防安全評估可以參考相關標準、委托人要求實施。5.1.11.2.1 組建項目組,應明確項目負責人、各單項負責人及職責。當項目組技術能力不能滿足評估項目需要時,可聘請技術專家加入項目組。5.1.11.2.2 評估前,項目負責人應按以下內容組織合同交底;5.1.11.2.3 編制評估方案應符合以下要求:a)內容詳盡、責任明確、人員分配合理、不遺漏主要評估內容;a)項目負責人組織編制調研所需各類表格,調研表格應科學合理,具備可操作性;a)評估過程中所使用工器具應完好有效,需檢定的計量器具,需在檢定有效期內;000015.1.11.3.1 調研內容應全面、準確,充分反映評估對象的消防工作全貌。5.1.11.3.2 調研內容應包含區域發展程度、區域風險特征、公共消防設施、滅火救援能力、火災防控能力等至少五個一級指標,具體調研內容可參照附錄B中B.1。5.1.11.3.3 調研方法可采用文獻調查、實地調研、問卷調查、統計分析等方法。5.1.11.3.4 調研所得數據應注明來源方式,并優先采用政府發布的統計數據。5.1.11.4.1 定性評估可按照以下程序實施:a)根據調研內容,對調研得出的數據運用分析與綜合、比較與分類、歸納與演繹等分析方法進行定性分析;b)定性分析的內容應包含區域發展程度、區域風險特征、公共消防設施、滅火救援能力、火災防控能力等方面。5.1.11.4.2 定量評估可按照以下程序實施:a)定量評估可采用層次分析法、綜合指數法等方法。利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城市區域消防安全評估指標的權重,再通過綜合指數法將權重的數值進行累乘相加,最后計算出綜合評估指數;c)定量評估的一、二級指標應符合附錄,三級指標可根據調研的實際情況增加或修改。5.1.11.6 評估結論應客觀、真實、嚴謹、明確。評估結論應包含綜合評定結果、評估對象和典型行業的風險分級狀況、消防安全狀況以及存在的問題。5.1.12 服務交付b)評估工作基本情況(工作背景、評估原則、評估依據);g)項目團隊人員的組成及其注冊證書號、職業技能鑒定證書號和影印件;h)評估人員、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法定代表人應對評估內容及結果的真實性、準確性、規范性負責,并簽名確認,加蓋評估人員執業印章、單位公章以及騎縫章。5.1.12.2 服務交付可以組織末次會議向業戶通報評估過程及評估結果。6.1.1 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應搭建質量管理架構,建立質量組織,制定技術負責人、項目負責人、注冊消防工程師執業人員和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操作員等崗位職責。 6.1.2 聘請相關專業的專家應制定外聘專家崗位職責。6.2.1 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應建立并落實從業資格管理制度,確保各類人員具備職業資格及能力要求。6.2.3 機構應當依法與從業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加強對所屬從業人員的管理。注冊消防工程師、消防設施操作員不得同時在兩個以上機構從業。6.2.4 如涉及特種作業應持相應特種作業資格證。6.3.1 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應按照XF 1157的要求配置服務基礎設備,建立設備管理制度。6.3.2 依法需要計量檢定、校準的設備,應按時進行計量檢定、校準,標識校準狀態或有效期。6.3.3 建立設備管理檔案,設備的技術資料、說明書、合格證、維修和計量檢定記錄應存檔備查。6.3.4 設備使用人員應履行設備領用、歸還手續,記錄使用前后的完好情況,并保留記錄。6.3.5 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應儲備滿足維修項目需要的常用零部件的備品備件,配備維修機具設備、維修車輛等資源。6.3.6 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應明確設備管理人員,定期進行維護保養,對設備狀態進行標識(合格、準用、停用等),確保使用設備處于完好狀態。6.4.1 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宜應用服務藍圖技術策劃和制定服務流程和必要的管理制度,作為設計、優化服務活動和保障各項服務活動有效實施的方法。6.4.2 按照服務準備、服務實施、服務交付三個環節明確質量要求。6.4.3 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應定期梳理、分析和確認服務流程實施的有效性、符合性和真實性。6.4.4 采用新的技術手段改進服務時應及時變更或優化服務流程和管理制度。6.5.1 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應在簽訂服務合同前開展現場踏勘,作出風險評估。6.5.2 風險評估應包括合同服務范圍、承接能力、可行性、風險承擔能力。6.5.3 針對可能出現的不可接受的風險,應制定相應的處置措施等,必要時可購買保險等方式化解風險。6.5.4 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承接業務,應與委托人簽訂消防技術服務合同,約定服務內容、地點、時間、服務提供標準,明確合同相關方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對合同履行中發生的變更,合同相關方應以書面形式簽認,并作為合同的組成部分。6.5.5 消防技術服務機構不應超出服務能力簽訂消防技術服務,不得對其所承接的消防技術服務項目進行轉包、分包或冒用其他機構名義從事消防技術服務活動。 6.6.1 建立并實施備品(件)采購評價管理制度,評價內容至少包含:6.6.2 機構應根據委托人要求確認采購需求,保留采購憑證。6.6.3 機構應保證委托人提供的圖紙資料、數據信息、消防備品備件等完好有效。提供消防物聯網服務的機構宜根據服務業務發展建立數據資產管理制度:b)業務數據編碼應有標準依據,自定義部分要作為合同的附件提供給服務對象;c)服務數據可以對接委托人的數據中心或委托人委托的數據資產管理中心;d)簽訂技術服務協議前,可以在委托人的授權下查詢相關數據;e)簽訂服務合約后,可以存放合同約定的服務數據,也可以按約定訪問委托人技術服務的歷史數據庫;6.8.1 將擁有一定的自主知識產權的知識成果作為服務質量管理的核心內容,制定詳細的知識產權合規管理方案和管理對策。6.8.2 完善合同管理,在進行委托研發或合作研發服務產品時,應簽訂書面合同,約定知識產權權屬、許可及利益分配。6.8.3 不得向委托人提供侵犯第三方知識產權的服務軟件及產品。7.1.1 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應建立服務質量評價改進機制,持續提升服務質量:7.2.1 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應組織內部質量監督,分析服務內容及服務過程,識別關鍵質量控制點,制定相應的預防及改正措施。7.2.2 消防技術服務機構開展質量監督應制定計劃。可以采用文件記錄檢查、現場檢查、客戶問卷調查、調查詢問等方式實現全流程質量跟蹤檢查。質量監督至少包含以下內容:c)從業人員是否按照作業指導書、設備操作規程提供服務,并保留服務記錄;c)利用音視頻設備、消防物聯網系統進行的在線監測。 7.2.4 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對項目質量監督、委托人反饋、監管部門監督檢查或其他相關方檢查發現的機構自身服務或結果不滿足質量管理要求,應立即采取服務補救措施。通過糾正、返工、暫停服務等方法及時消除質量缺陷,并將整改結果通知委托人,同時保留記錄。 7.3.1 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應開展服務滿意度調查并分析和評價所獲得的數據和信息,設立服務失敗補救機制以及分析、識別、預防和改進等措施。7.3.2 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應策劃并制定服務滿意度調查方案,明確調查對象、內容、方式、時間、統計分析方法等。7.3.3 調查的內容應至少包含服務質量、項目進度、服務響應、履約、投訴處理、人員態度、人員著裝、人員行為規范。7.3.4 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可通過信息系統、調查問卷、走訪座談等方式開展服務滿意度調查。7.3.5 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應至少每12個月收集和分析服務滿意度調查結果,保留調查記錄、統計分析記錄。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應對各外部監管部門檢查結果或信息,分析內部存在或潛在的服務質量問題原因,制定糾正預防措施。7.5.1 本規范的符合程度適用于服務認證星級評價方法。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可通過第三方服務認證以證明消防技術服務的服務等級。7.5.2 服務認證應由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的認證機構實施。7.5.3 認證機構的方案策劃人員、專業審查人員和復評人員應具有建筑消防領域職稱或專業資質。7.5.4 認證機構的認證規則應報中國消防協會備案。7.5.5 認證結果應與中國消防協會信用等級評價結果同步,通過政務服務網站和政務客戶端向社會提供查詢服務。A.1消防設施維修保養檢測技術標準清單見表A.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防火卷簾、防火門、防火窗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877 | |
| | |
| | |
| | |
| | |
5——消防電源主/備電工作狀態,消防電源監控系統運行狀態;6——柴油發電機房及儲油間工作環境,發電機外觀、儲油量;10——火災報警控制器、火警顯示盤、圖形顯示裝置(CRT)運行狀態;13——火災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模塊外觀及運行狀態;14——火災警報裝置、消防應急廣播、消防電話外觀及運行狀態。19——聲光警報器、燃氣切斷閥、排風裝置等聯動設備外觀及工作狀態。20——消防水池、水箱外觀,液位顯示裝置外觀及運行狀態,消防水源水位、水量、水質情況,市政水源情況;24——系統減壓、泄壓裝置、測試裝置、壓力表等外觀及運行狀態;26——消防泵房、高位水箱間照明、排水等工作環境,冬季室內溫度情況。27——室內消火栓箱外觀、標識,栓箱內組件外觀及完整情況;28——屋頂試驗消火栓壓力顯示裝置外觀及狀態顯示;30——消防水炮、現場火災探測控制裝置、回旋機構、仰俯機構等外觀及周邊環境。32——報警閥組外觀、閥門狀況、排水設施狀況、壓力顯示狀況;33——充氣設備及控制裝置、排氣設備及控制裝置、火災探測傳動及現場手動控制裝置外觀、運行狀況;34——末端試水裝置、樓層或區域試水閥外觀、現場環境、壓力顯示狀態;35——自動跟蹤定位射流滅火系統組件外觀及工作環境。37——泡沫消火栓、泡沫炮、泡沫產生器、比例混合器外觀;38——泡沫液儲罐外觀、儲存量、有效期及儲存環境;40——火災探測傳動及現場手動控制裝置外觀、運行狀況;43——儲瓶間環境、氣體瓶組或儲罐外觀、檢漏裝置外觀及運行狀態;45——緊急啟/停按鈕外觀、噴嘴外觀、防護區狀況;46——預制滅火裝置外觀、設置位置、控制裝置外觀及運行狀態;48——低壓二氧化碳系統制冷裝置、控制裝置、安全閥等組件外觀、運行狀態。59——12.2防火門外觀及配件完好性、防火門啟閉狀況及周圍環境;60——12.3常開式防火門控制裝置外觀及工作狀況;61——12.4防火卷簾外觀及配件完好性、防火卷簾控制器外觀及工作狀態;62——12.5防火墻、防火隔墻外觀,防火閥、排煙防火閥外觀及工作狀態;69——高壓泵組、穩壓泵外觀及工作狀態、閉式系統末端裝置壓力值;70——緊急啟、停按鈕、釋放指示燈、警報器、噴頭、分區控制閥等組件外觀;73——儲藏間環境、驅動氣瓶和滅火劑儲存裝置外觀;75——緊急啟、停按鈕、釋放指示燈、警報器、噴嘴外觀;


標簽:
本文網址:http://www.czhuaxialy.com/xfxw/2110.html
智淼消防檢測設備廠家:一二級消防檢測工具箱、消防安全評估軟件、消防維護保養檢測設備、消防電氣檢測儀器、防雷檢測裝置、消防監督檢查箱、火災現場勘查工具箱、人防工程檢測儀器,消防測試煙槍、多功能試水裝置、消防檢測設備儀器配置報價,消防檢測設備網站:http://www.czhuaxialy.com/;消防檢測儀器廠家服務熱線:4006-59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