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新聞資訊
- 新國標碰撞試驗標志燈“不能有坑”帶來大變局!劣質廉價疏散標志燈還能生存嗎!
- 格柵吊頂消防噴頭安裝指南:規范、安全與美觀并重
- 滅火防護服必須配救生拖拉帶嗎?—— 安全保障與實戰效能的綜合考量
-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噴頭擋水板面積及尺寸要求探討
- 室外消火栓栓口設置不合理,地下式消火栓未設標識
- 民宿的門一定需要有自動關閉的功能嗎?
- 沿街店鋪“九小場所”火災如何有效預防?
- 寧夏迅速開展養老機構安全隱患拉網式大排查大整治行動
- 勞動密集型企業如何做好消防安全管理?
- 防煙排煙系統工程常見問題及其規范要求
聯系我們
廠家:智淼消防檢測設備廠家
手機:18910580194,15262554119
電話:4006-598-119
郵箱:18751140119@163.com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黃河路275號城市之星119室
消防新聞
山東省政府:關于印發《山東省專業應急救援隊
- 作者:消防檢測設備
- 發布時間:2021-10-27 08:41:33
- 來源:http://www.czhuaxialy.com/
- 點擊:720
山東省政府:關于印發《山東省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管理辦法》的通知【12月1日起施行】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
經省政府同意,現將《山東省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管理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1年10月24日
(此件公開發布)
山東省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全省專業應急救援力量建設,規范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管理,提升我省專業應急救援能力和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山東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山東省突發事件應急保障條例》《山東省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辦法》等相關規定,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消防檢測設備儀器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山東省行政區域內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的建設和管理工作。
本辦法所稱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實際單獨建立或者依托有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社會組織建立的,各類從事自然災害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及搶險救援的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解放軍、武警部隊、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含依托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建設管理的隊伍)除外。
第三條 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應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應急管理、防災減災救災和安全生產的決策部署,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終做到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第四條 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應健全組織機構、嚴格隊伍管理、加強實戰訓練、落實值班備勤、編制處置方案、配齊裝備物資,做到訓練有素、令行禁止、快速反應、高效處置。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領導本區域內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及時研究解決隊伍能力建設、運行保障,以及裝備和基地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建立健全統一指揮、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的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管理體制;加強基層應急力量統籌,強化應急裝備、物資儲備體系建設,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實現就近就便應急處置,推進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救援能力由單一災種向多災種轉變。應急管理部門負責統籌協調本級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規劃布局和建設標準的制定,協調解決本級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運行、大型和關鍵裝備配備和運維、教育培訓、應急演練、物資儲備和救援消耗補償,依據國家、省相關規定協調解決救援員特殊崗位待遇等方面的資金投入。
第六條 按照政府補助、分級負擔、組建單位(即依托建立的有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社會組織,下同)自籌、社會捐贈相結合的方式,建立健全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日常保障機制,保障各類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經費。鼓勵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創新運行機制,實施市場化運營服務。
第二章 隊伍建設
第七條 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分類推進、分級負責、專常兼備、保障有力”的原則,堅持專業化與社會化相結合,依托有關企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各類應急資源,分專業、分類型、分區域建設省、市、縣三級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行業(領域)主管部門、組建單位按有關規定履行管理職責。
第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整合轄區內各類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資源,設立本級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并定期向社會公布本行政區域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設立和調整情況,或指定本級應急管理部門進行公布。省級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的設立或調整需經省政府同意后,由省應急廳公布。
省級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可同時被省、市、縣三級認定為本級專業應急救援隊伍。
第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單位),統籌推進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依據風險特點和救援任務需求,重點加強危險化學品、礦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質災害、地震災害、城市安全及港口、山岳、交通、隧道、海洋漁業、海上搜救、海上溢油應急處置等領域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建立專業應急救援隊伍信息數據庫,全面掌握各類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資源。
第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單位要加強統籌協調,共同推進專業應急救援或技術服務支撐隊伍建設。應急管理、公安、自然資源、交通運輸、水利、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海事、電力、通信管理等有關部門(單位),要按照各自職能任務和行業特點,指導推進行業領域內專業應急救援或技術服務支撐隊伍建設。
第十一條 組建單位負責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組建、機構設置、營房場地、裝備器材、經費投入,滿足日常運行、人員開支和常備裝備配備、運維等;為應急救援人員建立職業健康檔案、定期組織體檢并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鼓勵為其他兼職應急救援人員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積極支持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參與應急救援工作,保障隊員在執行應急救援任務期間的工資、獎金、醫療、撫恤、保險及其他福利待遇。http://www.czhuaxialy.com/
第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自然災害和生產安全事故特點,采購或租用的應急救援裝備、物資、設施、場所,可在應急備勤和救援活動中,調配給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免費使用。
第十三條 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應按標準配備辦公用房、裝備器材庫房和訓練場所,建立資產管理制度,配齊裝備器材和通信設備,指定專人維護保養,確保裝備器材完好和應急救援通信暢通。
第三章 隊伍管理
第十四條 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的行業主管部門和組建單位要加強組織領導和業務指導,加強日常管理,將隊伍建立、變更、合并、撤銷及負責人調整等情況及時通報同級應急管理部門。
第十五條 應急管理部門要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運行、管理的指導監督,為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能力培養、裝備建設、預案演練、專家指導、救援員注冊登記等提供支撐保障。
第十六條 應急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完善各類應急救援力量聯調聯戰工作機制,將本行政區域內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納入統一指揮調度體系,提升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與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民兵、社會救援隊伍等救援力量協同作戰能力。定期組織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與其他救援力量開展培訓交流、聯防聯訓、比武競賽、聯合演練、達標考核等活動。指導協調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為沒有救援隊伍的高危企業提供預案編修、應急處置展示等有償服務。
第十七條 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應嚴格執行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和規章制度,規范隊伍管理,嚴格按照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規范標準進行達標建設;保持隊伍穩定,強化實訓演練,保持裝備完好;服從應急管理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和綜合性消防隊伍的指揮調度,積極參加應急救援工作,努力完成救援任務。
第十八條 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應嚴格落實值班備勤要求,實行值班隊長帶班、值班員值班、應急救援人員備勤制度,落實值班備勤人員24小時在崗在位。在汛期、森林防火期、災害事故多發期及重要會議、重大活動舉辦等敏感時期,或啟動應急響應期間,應加強值班備勤和應急準備,按要求前置備勤力量。
第十九條 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實行隊長負責制,隊長對應急救援業務工作全面負責。專業應急救援隊伍隊長應具有所屬行業專業大專以上學歷和五年以上從業經歷,特殊情況可適當放寬學歷和從業經歷,人選要征詢本級應急管理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意見。
第二十條 專業應急救援隊伍隊員應身體健康,年滿18周歲,熱愛應急救援事業并掌握相關專業知識和救援技能。退役軍人、接受過應急培訓或參與過應急救援工作者優先。鼓勵應急救援人員一專多能。省應急廳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制定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認定標準,實行動態管理,確保隊伍質量。
第二十一條 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編制年度訓練計劃,落實訓練大綱要求,加強以救援技能、裝備操作和戰術技術運用為重點的培訓演練。制定有針對性、實效性的行動方案,按要求參加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或有關行業主管部門組織的應急救援培訓、演練、技能競賽等活動,提高應急救援能力。
第二十二條 建立應急救援人員教育培訓和考核制度。隊員應接受應急管理、應急現場人員緊急救護、災害事故應急救援基礎知識、應急救援裝備使用、案例分析及實操練習、緊急避險和自救互救等方面培訓,每年不少于48學時。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應每年定期開展隊員能力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參加應急救援工作。
第二十三條 應急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對專業應急救援隊伍進行達標考核和技能競賽,對業務突出、考核成績優秀、有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對工作不落實,情節嚴重的,取消省、市、縣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認定資格。
第二十四條 建立完善優撫保障政策,增強職業榮譽感,提升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凝聚力和戰斗力。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在應急救援、比武競賽、跨區域執行增援任務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和個人,依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對參加高危專業項目競賽、演練的人員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對在應急救援中傷亡的人員及時給予救治和撫恤;符合烈士評定條件的,按照《烈士褒揚條例》等烈士評定規定,評定為烈士。
第四章 指揮調度
第二十五條 在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按照應急管理部門統籌,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主調主戰的應急救援聯調聯戰工作機制要求,對轄區內專業應急救援隊伍下達指令,指揮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參與力量前置、值班備勤、應急搶險、救援處置及聯演聯訓工作。各行業主管部門可指揮調度所屬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參與本行業領域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情況緊急時可先通過電話下達口頭調度指令,事后補辦書面指令。組建單位調度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參加本單位或協議服務單位應急救援或其他重大活動時,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應同時報上一級應急管理部門。地震、汛期等特殊時期,市、縣(市、區)應急管理部門調度省級專業應急救援隊伍,須經省應急廳同意。
第二十六條 需調度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跨區參加應急救援工作的,事發地縣級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逐級報請有權限的應急管理部門協調調度;情況緊急的,有權限的應急管理部門可直接協調調度。
第二十七條 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要建立健全快速響應機制,接到指令后,應立即啟動應急響應,組織人員及裝備,第一時間到達救援現場或指定地點向負責統一指揮的應急指揮機構報到,服從應急指揮機構指揮調度。
第二十八條 現場應急救援任務完成后,應急指揮機構下達救援結束和撤離指令,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應按照指令撤離現場并報告下達指令部門。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應當及時對應急救援工作進行總結評估,并于救援任務結束后15個工作日內將應急救援總結報調度部門和單位。
第二十九條 各級政府要加強本級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在土地、應急裝備、職業保障等方面給予支持。同時建立應急救援補償制度,制定救援補償辦法和流程,實行分級分類承擔相關救援補償費用。被救援單位確實無力支付救援費用的,由征用單位或事發地市、縣(市、區)財政部門給予應急救援隊伍必要的資金補償。
搶險救援任務結束后,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應如實統計所消耗的物資數量,被救援單位據此補償物資消耗,并對搶險人員進行補助。
第三十條 應急救援過程中,事發地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緊急調撥救援經費、調運應急裝備物資,協調公安、衛生健康、交通運輸、通信、氣象、水文、地質、電力、供水等部門(單位)派遣保障力量,為現場應急指揮機構和應急救援人員提供必要的應急救援和后勤服務保障,確保應急救援工作順利開展。
第三十一條 省應急廳應會同省公安廳、省交通運輸廳建立健全應急救援車輛快速通行保障機制,落實應急救援車輛(裝備)通行政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交通運輸部門要為執行應急救援任務的車輛創造通行條件,各交通道口要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優先放行。鐵路、民航等運輸行業在高鐵站、機場等場所設立救援人員優先通行通道。
第三十二條 各級政府要完善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職業保障機制,落實救援裝備、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免除投資回報率考核等經濟政策。強化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職業教育和培訓,加強應急救援專業人才培養。按規定統一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標志標識、救援服裝、裝備設施和專業車輛涂裝,提振隊伍歸屬感、職業榮譽感。對拒不執行救援命令的,按照有關規定追究有關責任單位和個人的責任。
第五章 附 則
第三十三條 本辦法自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6年11月30日。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21年10月26日印發
標簽: